從今天開始,煙花君開始連更一位“NBA神人”,這個人現在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很多新球迷都不咋認識,因此我覺得這個系列的瀏覽量應該不會很高,但是,隱藏在煙花君內心的責任感告訴我,在我的文章里,必須要有這個人,球迷想要了解NBA也必須知道這個人,不夸張地說,即便是在現在這個年代的NBA,在主教練這個領域,你可以不知道波波維奇,也可以不知道菲爾杰克遜,但你必須要知道這位神人——
唐-尼爾森。
有榜一大哥可能要問了,論執教榮譽,唐尼爾森雖然有三次最佳主教練的殊榮,但一次總冠軍也沒有,甚至他都沒有率隊打過總決賽,比波波維奇和菲爾杰克遜是差遠了,但為何要說他是NBA最重要的人?
因為唐尼爾森以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超前的戰略性眼光,以及豐富到令人咋舌的腦回路,創造發明出眾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戰術和極具戰略前瞻性的球隊體系,極大豐富了NBA的專業性,在戰術體系這塊,唐尼爾森絕對是宗師級別,不少戰術和體系直至今日仍然被眾多主教練奉為圭臬,稱呼一句唐尼爾森是一名開了天眼的神人也絲毫不為過!
總結出來就是一句話,唐尼爾森在執教時代沒有拿到總冠軍,最大的鍋就是他對于籃球這個玩意的理解,以及籃球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都太過于超前了,超前到彼時的NBA都沒有跟上唐尼爾森的腦回路,說是領先同時代二十年都不過分。
下面咱們開始正文。
先簡單說一下唐尼爾森的球員時代,他是1962年的第三輪第一順位新秀,身高198公分,司職前鋒,他的身體素質極為一般,跑得不快跳的不高,但有一手還算是不錯的中距離投籃,新秀賽季在芝加哥和風隊打替補,場均7分。
這支芝加哥和風隊是現在看似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華盛頓奇才的前身,1962年是他們剛剛建號的第二年,當時收支狀況特別糟糕,第一年還叫芝加哥包裝工,第二年球隊被轉手改為芝加哥和風,第三年換老板之后球隊為縮減開支,從大城市芝加哥搬遷至小城市巴爾的摩,改名巴爾的摩子彈。
球隊搬遷前,一些對球隊作用不大的球員都給賣了,比如唐-尼爾森就以2萬美元的轉會費,加盟了洛杉磯湖人,不過在湖人,唐-尼爾森的作用依舊不大,在湖人第二年,他場均只能上場6分鐘得到2分,眼見著賽季結束就要跟NBA說拜拜了。
關鍵時刻,凱爾特人的主教練阿諾-奧爾巴赫看上了唐-尼爾森,并且用一份非常低廉的交易金把唐-尼爾森給弄到了綠衫軍,事后證明,這筆交易堪稱是NBA最值的交易,沒有之一!
奧爾巴赫把唐-尼爾森弄過來主要是看上了他的不著調,唐尼爾森雖然是白人,而且長得一本正經的,但特別喜歡剛剛由黑人起源的嘻哈音樂,他的更衣室柜子里總是放著一個收音機,每場比賽回來,唐尼爾森總是把收音機聲音調到最大,然后拉著隊友就開始跳舞——無論這場球是贏了還是輸了。
當時的凱爾特人自從1959年開始,到唐尼爾森來的那個賽季,都是冠軍,他們已經完成了七連冠,因此松懈的情緒開始在球隊里蔓延,更衣室的整體氣氛比較沉悶,唐-尼爾森就是來破局的人,但饒是如此,奧爾巴赫也覺得唐-尼爾森有點太鬧騰了,但唐-尼爾森表示——
“老頭,這可是最新潮的東西,你是有點落伍了。”
當然,場下因素只是一個補充,球員在場上的表現才是奧爾巴赫真正覺得唐-尼爾森與眾不同的地方,奧爾巴赫曾經表示,唐-尼爾森這個人非常聰明,籃球智商超群,他知道自己應該在什么時候出手,是球隊在比爾-拉塞爾,約翰-哈弗里切克,薩姆-瓊斯等數位名人堂大神身邊的完美補充。
之所以說唐尼爾森加盟凱爾特人是NBA歷史上最值的交易之一,完全是因為,唐-尼爾森貢獻了NBA歷史上,直至現在的唯一一個,搶七讀秒絕殺!
那是在1969年的總決賽凱爾特人對戰湖人,兩隊打的十分焦灼,比賽被拖入搶七最后一分鐘,雙方戰成102平,最后時刻,哈弗里切克搶斷貝勒爺,長甩到前場,唐尼爾森接球之后,時間已經不允許上籃了,索性直接拔起來就扔,籃球砸中籃筐后檐高高彈起,隨后墜入網窩,凱爾特人拿到了13年里的第11座總冠軍!
這一球被后世稱為“NBA幸運一投”,此球投中,也讓NBA歷史上最重磅的巨星比爾-拉塞爾心滿意足的退役。
唐尼爾森作為球員,在NBA一共打了14個賽季,其中后11年全部在凱爾特人度過,作為球隊鐵打的第六人,他場均基本上能夠貢獻13分5個籃板球,幫助凱爾特人拿到了五座總冠軍。
球員時代的唐尼爾森雖然不是球星,但打球態度良好,任勞任怨,而且身體倍棒,幾乎很少受傷,十一年僅缺戰28場球,六個賽季全勤,尤其是在比爾拉塞爾退役之后的那段青黃不接的艱難歲月,唐尼爾森挺身而出,成為哈弗里切克身邊最值得信賴的隊友,并且幫助球隊完成重建,又拿了兩座總冠軍。
因此在凱爾特人的隊史中,唐尼爾森發揮了非常巨大的,承上啟下的作用,1978年唐尼爾森僅退役兩年,他的19號球衣,就已經高懸在波士頓花園球場的上空。
就在唐-尼爾森退役后不久,密爾沃基雄鹿隊的總經理兼主教練拉里-卡斯特羅下崗了,球隊繼續物色一位新的總經理兼主教練,經過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的推薦,唐-尼爾森披掛上陣,完成了從老將到少帥的轉變。
彼時的雄鹿剛剛成立僅七年,不過跟一般的弱隊不同,當時的雄鹿是相當能打,1969年雄鹿隊史首個賽季打完,第三年1971年就完成了奪冠,因為當時雄鹿有一位超級無敵的卡里姆-賈巴爾,不過賈巴爾在1975年被雄鹿交易到了湖人,雄鹿瞬間就拉了,也間接導致1976年主教練拉里-卡斯特羅的下崗。
盡管雄鹿在這筆交易中得到了布萊恩-溫特斯和朱尼奧-布萊奇曼兩位全明星級別的球星以及一枚明年成為首輪第三順位的選秀權,但這些籌碼對比偉大的賈巴爾來說,簡直就不夠看。
老尼爾森上任之后的第一要務,就是重新樹立一名核心,機會很快就來了,1977年選秀大會,雄鹿自己拿到了一枚狀元簽,湖人送過來一枚探花簽,三枚后段位的選秀權交易到一枚11號簽,三枚選秀權的人選,全權由老尼爾森負責,他用這三枚選秀權分別選中了肯特-本森,馬奎斯-約翰遜和厄爾尼-格倫菲爾德。
肯特-本森,時年22歲,身高208公分,他是NCAA的明星球員,率領印第安納大學完成奪冠,風頭一時無二,再加上選秀大會以狀元之子降臨NBA,使得這位老哥瞬間就飄了。
巧合的是,本森的處子戰對陣的正好是洛杉磯湖人,本森為了打破密爾沃基對于賈巴爾的無腦崇拜,在比賽中瘋狂針對賈巴爾,對著后者各種肘擊,小動作,拉拉扯扯惹得賈巴爾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趁著轉身的一剎那,全身牟足了力氣,一拳干向了本森的左眼眶!
結果本森屁事兒沒有,賈巴爾手骨骨折了。
不過本森的腦殼雖然堅硬無比,但架不住里面裝的全是水,空有一副好身板但球商極低,他是當時NBA最水狀元,職業生涯場均9分5籃板,也就是個普通藍領的水平。
馬奎斯-約翰遜,時年21歲,身高201公分的鋒衛搖擺人,長相比較兇悍,演地皮流氓黑幫分子都不用化妝的那種,巧合的是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的就是戲劇藝術,一個學戲劇的不好好演戲,打起籃球了,而且打的還不錯,能持球,能攻堅,能沖擊籃下能外面投籃。
厄爾尼-格倫菲爾德,時年22歲,身高198公分,司職前鋒,他的職業生涯沒啥可說的,場均7分2籃板,不過他退役后挺有意思的,喬丹在奇才退役并且想繼續擔任奇才總經理被老板拒絕之后,就是他上任擔任的奇才總經理。
老尼爾森最開始的執教策略是防守至上,進攻端靠布萊恩-溫特斯和馬奎斯-約翰遜的輪番單打,這也是那個時代最常見的戰術體系,與其他主教練沒什么不同,但是雄鹿憑借著溫特斯和約翰遜的得分雙19+打出了44勝38負的戰績,并且首輪2:0擊敗了擁有保羅-韋斯特法爾的太陽,在此輪與大衛-湯普森率隊的掘金鏖戰七場遺憾落敗,這一輪系列賽中,馬奎斯約翰遜表現非常亮眼,場均能夠拿到23分12籃板4次助攻。
老尼爾森的執教首秀算是相當圓滿,但隨后的兩個賽季他就陷入到了低谷,34勝44負未進季后賽,49勝33負,首輪被超音速淘汰。
這兩個賽季的失敗,其實沒別的,單純就是球隊里沒有超級球星,當時的NBA戰術非常匱乏,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個,大多數都是其他球員防守,進攻端則是由隊內一到兩名球星操刀單打,在各家技戰術幾乎都一樣的情況下,誰家的球星進攻能力強,最后誰就能贏。
如此情況之下,老尼爾森想要在不大改陣容的情況下破局,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發明創造出一種新的戰術體系,1980-1981賽季,一種全新的,之前從未見過的體系,被老尼爾森發明了出來,并且一直沿用執行,這套體系就是——組織前鋒。
組織前鋒,顧名思義就是讓前鋒承擔組織的重任,這樣做有一個最為明顯的優勢,前鋒的進攻能力往往比后衛要強,相比于后衛打持球,前鋒打持球更容易吸引包夾調動防守,打亂對面的防守布局,而前鋒因為有身高優勢,也擁有比后衛更良好的傳球視野,對面防守陣型一亂,前鋒就可以找到處于進攻最優點的球員。
不過組織前鋒對于前鋒球員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首先你得有持球能力,球都運不了你打什么組織,其次進攻威脅要大,能夠靠進攻撕扯對面的防線,最后球商要高,該自己攻堅自己攻堅,該傳球的時候要果斷傳球,而恰好,彼時的雄鹿隊中就有這么個人——馬奎斯-約翰遜。
約翰遜被老尼爾森改造成了NBA第一位沾有“組織前鋒”戰術體系的球員,而他也不負眾望打出了職業生涯最佳的表現,場均20.3分6.8籃板4.6助攻1.5搶斷,在馬奎斯-約翰遜的帶領之下,當賽季的雄鹿脫胎換骨,竟然一躍打出了全聯盟部第二的60勝22負的戰績,
在常規賽的對決中,雄鹿面對西部季后賽球隊除了火箭之外,其他六支全是壓倒性的勝利,只是可惜造化弄人,當賽季因為達拉斯小牛隊建號成功,雄鹿被重新分配到了東部,結果就是首輪輪空,次輪直接碰上了由超級巨星,當賽季的MVP朱葉利斯-歐文率領的費城76人。
東區決賽兩隊打的是高壓水管滋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最后搶七大戰最后一秒雄鹿憾負,這一輪系列賽中,馬奎斯約翰遜的表現絲毫不弱于歐文,甚至還隱隱占據上風,場均貢獻25+9+5+1.5+1.5,投籃命中率高達55.6%,(歐文場均25+8+2+1+3,命中率48%)出色的表現也讓世人記住了“組織前鋒”這四個字。
此后老尼爾森執教的六年雄鹿生涯,球隊勝場從未掉下過50勝。
次年雄鹿再度拿到了55勝,可老天仿佛就要捉弄雄鹿一般,今年的劇本跟去年一模一樣,首輪輪空,次輪又碰上了76人,最后還是2:4敗下陣來。
1982年選秀大會,雄鹿在首輪第20順位選中了身高198公分的前鋒保羅-普萊西,這位小老弟雖然打前鋒,但運球嫻熟,善于傳球,而且防守能力還強,就是進攻比較拉點,是打組織前鋒的好料子,但問題是雄鹿已經有一個馬奎斯-約翰遜了,那怎么辦?
老尼爾森這腦子瞬間就想到了解決辦法,不用取舍了,都給我上,于是“雙組織前鋒”體系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彼時雄鹿已經徹底沒有了一號位的位置,球隊功勛,原來的后衛布萊恩-維特斯成為替補,在普萊西新秀賽季打完之后宣布退役。
保羅普萊西
當賽季雄鹿拿到了51勝,主教練老尼爾森也終于獲得了認可,拿到了生涯第一座最佳主教練獎杯,雄鹿在季后賽連續三年首輪輪空,次輪打擁有拉里伯德和羅伯特-帕里什的凱爾特人,雄鹿的雙組織前鋒收到了奇效,約翰遜和普萊西這哥倆,一個攻,一個防,兩個都還能傳球,把運動天賦平平的大鳥打的找不到北,對面是攻是傳,大鳥預判不了一點,結果就是四場比賽,綠衫軍一場沒贏,完敗。
這是老尼爾森率領雄鹿第一次殺進東決,但還沒高興太久,他們又碰上了由朱利葉斯歐文領軍的76人,而且今年76人還補充了當賽季MVP摩西-馬龍這名猛將,這簡直就是欺負人,兩名正值巔峰的名人堂巨星讓雄鹿完全抵擋不住,五常比賽過后,雄鹿1:4,連續三年敗給76人。
1984年,雄鹿補充了邁克-鄧利維這名三分射手,當賽季拿下50勝,首輪擊敗擁有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和道格-里弗斯的老鷹,次輪又擊敗擁有巴克-威廉姆斯的籃網,連續兩年殺進東決,但在東決的比賽中,球隊這么多年的支柱,年滿30歲的馬奎斯-約翰遜突然斷電,在與拉里-伯德的較量中完全處于下風,雄鹿1:4敗北。
賽季結束之后,雄鹿迎來陣容上的巨變,馬奎斯-約翰遜,朱尼爾-布里奇曼以及30萬現金被送到了剛剛搬遷至洛杉磯的快船隊,得到了特里-卡明斯,里基-皮爾斯和克雷格-霍奇斯。
卡明斯
特里-卡明斯是兩年前的榜眼,去年場均可以得到23分9.6個籃板球,相較于馬奎斯-約翰遜,卡明斯的進攻能力更強,但基本上沒啥組織能力,他更像是一名純粹的得分手,至于里基-皮爾斯和霍奇斯,在當時看沒啥大能力,就是一名角色球員。
馬奎斯-約翰遜走后,組織前鋒的架構就成為了保羅-普萊西一人獨享,普萊西也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組織進攻能力,當賽季場均貢獻16.1分以及全隊最高的6.8次助攻,生涯首度入選最佳防守陣容一陣。
卡明斯管進攻,普萊西管組織策應和防守,這倆人的配合相得益彰,當賽季雄鹿豪取59勝,唐-尼爾森第二次拿到了最佳主教練的榮譽,并且首輪3:1擊敗了還有新秀的邁克爾喬丹率領的芝加哥公牛,四場比賽中,卡明斯在普萊西的助攻加成之下,表現完爆邁克爾喬丹,場均貢獻29分,投籃命中率高達63%!
卡明斯和喬丹
次輪雄鹿又碰上了76人,這次76人不僅有朱利葉斯-歐文,有摩西馬龍,更是在選秀大會中選中了查爾斯-巴克利,盡管普萊西已經把助攻能力拉到了極致,場均送出9.0次助攻,但敵我雙方硬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0:4被76人橫掃出局。
1985-1986賽季,卷土重來的雄鹿首輪擊敗籃網,次輪又碰上了費城76人,系列賽鏖戰至搶七大戰,普萊斯全場送出15記助攻,卡明斯最后時刻上籃絕殺比賽,這么多年,雄鹿終于是踏過了76人這個大冤家,老尼爾森第三度殺進東決,結果又被凱爾特人0:4橫掃……
1986-1987賽季是老尼爾森執教雄鹿的最后一個賽季,連續三次沖擊東部冠軍失敗讓管理層看見了老尼爾森的執教瓶頸,下課之聲絡繹不絕,老尼爾森作為總經理不得不放手一搏,重金簽約火箭的外線球星約翰-盧卡斯二世,交易來超音速的內線核心杰克-希科馬,簽回舊將朱尼奧-布里奇曼,搭配卡明斯和普萊西,對總冠軍發起最后的沖擊!
當賽季雄鹿拿下50勝,首輪即3:2擊敗老冤家76人,次輪又碰上了凱爾特人兩隊打的那叫一個天昏地暗,前三場雄鹿1:2落后,第四場伯德貢獻42分+絕殺把雄鹿逼到了生死關頭,第五場普萊斯鎖死伯德扳回一城,第六戰雄鹿全民皆兵7人得分上雙再下一城,比賽又打到了搶七決戰!
搶七決戰,雄鹿所有球員都已燃盡,一向進攻不太行的普萊斯全場17投12匯總轟下個人職業生涯季后賽最高的28分,盧卡斯二世拿到20分,??岂R17分10籃板3搶斷2封蓋,卡明斯17分5籃板,就連小角色里基-皮爾斯都成為替補奇兵搶下18分,但是!
凱爾特人名人堂三巨頭依舊不可撼動,尤其是在內線,雄鹿幾乎被完爆,伯德31分10籃板8助攻2搶斷2封蓋,麥克海爾26分15籃板10前場籃板,帕里什23分19籃板11前場籃板,兩隊籃板球比是27:57,前場籃板球比是7:25!
雄鹿在內線如此不利的情況之下,仍然以113:119只輸掉了7分。
賽季結束,老尼爾森下課,結束了他十個半賽季的雄鹿執教生涯。
總結一下這段時間,老尼爾森的發揮其實是相當出色的,他發明出來的“組織前鋒”架構,后來又被演化成“持球大核體系”,這個理念直至現在還在深深影響著NBA,很明顯球隊的勝敗,全系于前鋒一人身上,而老尼爾森手頭上,至始至終,也只有馬奎斯-約翰遜和保羅-普萊西這兩張牌。
這倆人的成色,這么說吧,連NBA歷史75大都沒進去,其中普萊西更拉,連全明星和最佳陣容都沒進過,(約翰遜也只進過5次)球星成色相當之低,若不是遇見了老尼爾森,普萊西那就是個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角色球員。
而雄鹿的季后賽對手都是些什么人?朱利葉斯歐文,摩西馬龍,拉里伯德,帕里什,麥克海爾,這都是NBA歷史上響當當的巨星,老尼爾森十年半雄鹿生涯,能三次殺進東決已經是相當不易了,但凡馬奎斯-約翰遜和普萊西的成色能足一點,完全有競爭總冠軍的實力。
組織前鋒這個玩意,在老尼爾森的發明創造里,其實只能算是個開胃小菜,隨后他又在勇士創造了另外一種全新的,別人見都沒見過的,時至今日各家都在爭相模仿的戰術體系——小球體系,那么這個體系是如何被發明出來的?最開始又是怎么打的,為何在當年沒有取得成功?所有的疑問,盡在下一章揭曉。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這里吧,不知道各位榜一大哥是如何評價老尼爾森的?咱們評論區一起討論吧,每天上午八點,煙花君帶來最新鮮的NBA故事,點擊關注和小贊可以讓煙花君的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你,每天上午八點定時更新,不要錯過呦!